
最近看新闻,震惊地听说有人因为免费吃火锅被骗了4200万元。虽然我对被骗这么多钱并不感到惊讶,但令我惊讶的是,这个乍一看似乎虚假和粗暴的骗局,实际上骗走了数百人数千万美元。当我们作为局外人看到冰冷的新闻文字时,不禁会嗤之以鼻:“这么简单的骗局怎么会有人上当呢?”现实情况是,面对这种简单、低级的骗局,仍然有人上当,不分青红皂白地成为受害者,从退休的叔叔阿姨到自诩为投资专家的人。今年我们调查了三起重大骗局。它们具有高度可复制性。如果你换个背心,就能抓到很多人。希望大家认清骗局的真相,不要再上当受骗。第一个是老戏骨免费大麻庞氏骗局。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家老年人专用火锅店重新开业。浙江省一名小伙子6个月内诈骗600余名老年人4200万元,再次印证了传销的“长青”密码。
(图:来自钱江晚报公众号)“免费”永远是骗子最有效的诱饵。老人们吃完火锅后,店里的“小管家”就开始宣传“内蒙古畜牧养殖项目”。想法是,以1万元收养一头牛,赚取一定利润,每月收取利息,一年后还清本金,年收益可达50%。朱阿姨先投入了3万元,连续两个月每月收到2000元利息。经不住高额回报的诱惑,他追加投资了8万元,有机会参观“内蒙古牧场”。他曾经亲眼目睹草原上有一群牛,还亲自给领养的牛喂草。这一系列逼真的表演让大家折服这个项目的呃。然而,第三个月末,火锅店突然关门,投入的11万元几乎全部用完。警方调查显示,共有600多名老人落入陷阱,涉案金额达4200万元。所谓的“内蒙古基地”和牛都是阶段性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套路准确地抓住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锚定效应”,鼓励老年人打开钱包。看起来像这样。诈骗者首先以“免费餐食”为切入点,让老年人下意识地将该项目与“福祉”而非“风险”联系起来。然后很快他们就很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小管家”的贴身服务提出问题。顺势而为,公司启动了“保利不亏”高产牛养殖项目,并按原计划支付利息。初始利息稳定收入和进行实地研究的能力构成了第二个锚点,强化了项目可靠的看法。即使后来出现疑虑,老年人也会因为“认知失调”而选择自己接受这件事。如果新投资者的资金不足以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骗局就会以“商店关门”和“公司出现问题”而告终。不要认为“只有白痴才会陷入这些骗局”。我们怎么知道换背心不会忽悠我们年轻人呢? 2020年,无数年轻白领通过同样的套路“云猫训练”骗局被抓。简单地花钱购买虚拟货币。对于猫来说,花钱购买虚拟猫粮并喂养它。当猫长大后,资助者会高价收购它,并至少返还本金和10%的利息。例如,如果您购买缅因猫,您将在 6 天内赚取 12% 的利润。这相当于投资10万元,赚1.26天后W。如果你算一下,这只猫每天可以转账2000块钱,它可以轻松击败我们这样的人。尽管仅靠脚趾并不可靠,但您的诱饵可以吸引超过 6,000 人。有的人投资几千、几万,有的人投资几十万。不出所料,应用程序突然停止工作,他们无法联系我的老板,他就跑了,我在 fonttwo 的投资就被浪费了。从云喂猫到免费炖菜,传销层出不穷。后续还将提供麻辣火锅和云养鸡。一切都可能成为庞氏骗局。二是黄金诈骗,高杠杆条件下资金蒸发。这是因为大家都对这类骗局保持警惕,很容易受诱惑。它显示在一边。他们不仅害怕失去本金,而且不禁被“低门槛杠杆大利润”的伎俩所吸引。深圳水盖黄金骗局本质上是一个赌博游戏我伪装成黄金对冲。首先是简化复杂且高杠杆的金融产品。它本应是一种只有专业投资者才能掌控的金融工具,杠杆高达数十倍,却被包装成简单的订购材料、定价业务。面对如此“简单”的金融交易,投资者很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偏见,低估高杠杆的风险,高估自己的判断。二是精心营造安全假象。水贝黄金诈骗公司的“手术室”配有大行情屏幕和“中国黄金储备银行筹委会”等醒目的标牌。它所做的只是创造一个虚假权威的场景,以激活卡尼曼所指的系统性思维,并让投资者陷入“快速思维”的惯性。当投资者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展示和强有力的标题时,他们会认为你合规且值得信赖,并自动放弃仔细的研究来验证凭据或质疑收入模式。类似的套路在各种骗局中屡见不鲜。一些企业通过伪造批准文件、冒充拥有国有资产或公司的方式,谎称参与国家新建基础设施项目。还有央行授权将普通投资打包成稀有红利政策项目、全球黄金储备合作等概念……当年席卷中国的P2P和黄金石油骗局的暗流,响得比数千万人、数百亿财富还响亮,围绕着“坐大树荫”的安全幻象。其实最尴尬的是,很多人都是带着游戏心态进入游戏的,尽管他们隐约意识到有些不对劲。这是老板理论的现实投影。我们知道该项目没有真正的利润支持,需要全新的融资来接管,但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在骗局崩溃之前摆脱困境,并且我们总能找到下一次收购。但这种愚蠢的鼓乐游戏,没有人能控制停止的那一刻。大多数认为自己可以毫发无伤地逃脱的人最终成为最后一个被抓获的人。俗话说,除非依靠运气,否则你不可能赚到比你想象的更多的钱。但靠运气赚来的钱往往最终会因武力而损失殆尽。第三种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假冒在线金融投资管理的改进版。宰猪盘。 《北京日报》日前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全市诈骗金额超过100万元的案件中,近70%为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而就今年而言,北京警方避免了损失经过群众劝说,已达50亿元以上。尤其是今年牛市期间,股市投资欺诈现象层出不穷。作者曾经讲述过一位朋友因炒股被骗致富的故事。不要自己跟随市场。幕后有交易大师。他们让我投资,并承诺我一定会盈利,不会亏损。如果本金丢失,您将进行赔偿。这显然是一个早期的、甜蜜的伎俩,目的是吸引肇事者参与游戏并获得大脑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诈骗者趁势推出“AI智能投顾”。以“大数据精准选股”、“20%年化回报零风险”为口号,包装高科技概念,展示虚假资产界面、盈利画面等信息热点,推动自动交易,每日利润不断翻倍。前期以小额贿赂的方式安抚投资者的顾虑,后期则以“AI升级需要资金验证”等借口诱骗用户继续充值。当资金从数千到数十万添加后,平台经常会关闭,用户骗子就会消失。此类造假的底层逻辑是利用权威效应,对流行的人工智能进行欺骗,将其包装成股市神器,导致人们误认为科技可以打破市场规则,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赚取超额回报。就是这样。但换个角度来看,活跃在市场上、拥有先进量化模型和持续测试因素的基金并不能保证年度超额(超额并不意味着利润),更不用说无损失回报。这些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公司如何才能让国家主要机构信服呢?总有人说他们被贪婪所欺骗。但在当今时代,欺诈可能不是对我们这个时代集体焦虑的直接反应,而是我们对阶级分裂的恐惧,对财务自由的向往,对传统投资渠道微薄回报的失望。这种“无处可去的焦虑”是欺诈的滋生地。但对于一个正常的家庭来说,只要被欺骗一次,无论是出于贪婪,还是缺乏安全感,就足以毁掉十几年的努力和原本幸福的家庭。还需要多少个十年才能回归?因此,我们必须对抗货币贪婪,对抗货币焦虑,保护我们的财富。首先,要建立基本的金融数学思维。了解如何使用现值和概率思维评估投资机会。只要记住一件事。在基金投资方面,“双十基金经理”已成为行业领头羊,实现了年度业绩增长。10年行业经验后回报率超过10%。经常承诺20%或30%利润保证的项目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欺诈。第二,理解金融监管的逻辑。金融从来就不是人们可以自由进出的自由市场,而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许经营行业。每个人都应该牢记这条黄金法则。任何缺乏正式金融牌照的投资活动,无论故事多么美丽,包装多么豪华,从法律角度来看本质上都是非法的。你可能想考虑一下。其次,为何禁止银行在自有理财产品上宣传保本保息?近期各大银行为何纷纷下调金融产品业绩对标标准?其背景是利率持续下降、金融机构面临压力的宏观经济环境。主要通过以债券为资产的固定收益产品向投资者传达真实的市场信号。收益率将不可避免地与市场收益率相匹配。监管者正在尽一切努力纠正被“夸大的基准”误导的预期。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警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白手起家的暴利。认识到这两点,然后记住残酷的事实。在认可不足的情况下征收的“认可税”往往是您一生中最昂贵、最重的税负。结尾